臺師大學習資訊專業學院蔡今中院長,因學術成就與貢獻卓著,2009年起受邀擔任國際知名數位學習期刊《Computers & Education》主編,當年僅39歲的他是首位英語系國家以外的主編,2022年更獲聘升任總主編(Editor-in-Chief)。經過多年努力提升刊物品質,今年從全球兩百多本教育類SSCI期刊脫穎而出,成為最具學術影響力且評比世界第一的頂尖期刊,不僅彰顯臺灣學術社群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,掌握發聲權,也進而提升國家在教育學術領域的能見度。
在科學教育與網路學習領域深耕多年,蔡院長的研究多奠基於建構主義觀點,探究學習者在科學學習的歷程、網路學習環境的建構與學習者的特性等,致力於將許多研究成果於國際期刊發表,至今發表逾400篇SSCI期刊論文。
因學術貢獻卓著,他曾多次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,並榮獲ISI臺灣經典引文獎、教育部學術獎及師鐸獎。他於2020年榮獲教育部第23屆國家講座主持人,繼2014年後再度獲獎,更成為歷年最年輕晉升的終生榮譽國家講座主持人,在高等教育與學術領域獲得國家最高榮譽。
而《Computers & Education》創刊於1976年,由國際知名期刊出版社Elsevier發行,也被收錄至國際權威論文索引資料庫SSCI、SCI。目前該期刊一年收到約3000篇投稿,每年刊登約200篇論文。期刊主編是負責論文投稿、審查、刊登等事宜的最高決策者,因此其學術地位的重要性不言可喻。
他自2009年7月起擔任《Computers & Education》共同主編(Co-Editor),自2022年1月起獲聘為總主編(Editor-in-Chief)。根據2022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,該期刊目前為教育類SSCI期刊的影響係數排名第一名(Impact Factor: 12.0),已被學術界視為網路學習相關領域,甚至是教育領域裡影響力最高且最重要的學術期刊。
蔡院長面帶微笑分享,全球約有200多本教育類SSCI期刊,不論從影響指數(Impact Factor)或引用分數(CiteScore)兩大國際指標評比,《Computers & Education》都獲得最高分,可見該期刊在國際間的顯著地位。
致力提升品質 成為全球教育類SSCI期刊最具影響力期刊
蔡今中院長回憶說,2009年出版社找他當主編時,「他們來找我時,我覺得我沒有say no的選擇。」蔡院長認為,期刊選擇他擔任主編的原因,除了看中他的論文產出多與被引用次數高,也由於2005年即任職該期刊編輯委員,也是當時亞洲學者中少數且積極刊登文章的作者。此外,他之前投稿的十篇稿件都通過嚴格審核並接受刊登,而受邀審查文章時都準時繳交,再再展現作者發表論文專業的能力,以及審查者負責任的態度。
蔡院長也表示,2009年剛接下主編職位時,期刊影響指數大約是2,排名在教育類期刊世界第十名左右,當年表現已經不俗,只是沒想到,經過多年努力,目前影響指數已躍升至12,成為全球教育類期刊的龍頭。當時他只希望臺灣數位學習的研究能與世界連接,完全沒想到能達到這樣的成就。
蔡今中院長回憶,過去期刊內的運作是由三到四位共同主編處理投稿文章,出版社平均分配每人審核的文章數,卻未考慮每位主編的專精領域各不相同。為了提升影響力與內容品質,近幾年出版社決定新增總主編職位,調整審查流程,由他先初步篩選全部稿件,淘汰品質不佳或主旨不符的文章後,根據研究側重的領域分派給對應專長的共同主編,也可能總主編親自處理部分稿件,並協助推薦審稿者,以達到同儕審查的學術慣例,讓期刊在較完善的運作模式下成長,而蔡院長在2022年初即擔任該期刊的總主編。
數位學習研究成果獲國際肯定 蔡今中院長功不可沒
從2007年起,來自臺灣的學者是此本期刊裡刊登最多文章的作者,在數位學習與電腦相關科技輔助教育領域非常亮眼。作為總主編,蔡今中院長可以先把關決定收錄的文章,甚至引導學術潮流走向,這不僅是肯定自己在學術界的權威性,也代表著對臺灣在此領域研究的認可。「除了感謝臺師大跟之前待過的學校提供的所有資源外,也感謝臺灣學術社群共同的努力,讓我可以有機會擔任職位。」他說。
今年已處理超過2700篇文章,蔡今中院長每天都在閱讀新研究,在論文正式送外審之前,蔡院長就大約直接拒絕七成稿件。「發很多拒絕信一開始覺得很掙扎,可是後來發現,我發接受信件會比發任一封拒絕信謹慎很多。」
由於科學家做研究是參考前人的發現,尋找新問題或不同詮釋角度,若草率審核通過文章,卻被發現結論有重大瑕疵,會連帶誤導後續研究方向,所以他必須為此負責及嚴格把關。
站在作者視角,蔡院長能體會作者稿件被拒當下的難過,但站在主編或是總主編的角度,更認真對待要接受的文章,一定會反覆檢查,確認無誤才按下接受鍵。他表示,當主編讓他學習與成長,也是職業生涯的一大成就,可以增加國際能見度與學術網絡連結。
另外,研究前瞻性與符合領域範疇也是學術論文品質的重要因素,因為研究成果需能與時並進,發掘最新穎的技術與方法;研究主題需要符合學術社群關注的範圍,但又要有清楚的新貢獻。
臺灣學術圈齊心努力 數位學習研究成果享譽國際
提到論文投稿的領域,蔡院長說,從《Computers & Education》2000年到2010年的研究方向,多數是網路使用的學習態度、滿意度、是否有使用焦慮等,主要關注使用者情況,後來逐漸轉移研究重心到開發端系統,探討如何改善使用介面、塑造更友善的平台提供適性學習,成為當時的顯學。
自2010年至2020年的研究重點,關注新科技融入教學,如數位遊戲式學習、擴增實境(AR)、沉浸式VR甚至是AI等,由於新科技逐漸成熟與成本降低,有效促進系統開發,可以使用更簡便的程式語言處理教材。另外,教師知能的提升也受到重視,許多研究主要探討如何讓教師跟上科技時代,具備新科技的知識與操作,加強數位教學能力。
面對近年疫情影響全球,蔡今中院長也提到對數位學習的影響,過去開發教學相關平台或系統時,都希望能結合實體課程,達到科技普及化。除了傳統少數的空中大學課程,當時的研究很少思考學生無法來上學的可能性。因此,如何善用已開發的數位教材、平台系統,融入全線上教學,是一大重要課題,教師也要學習如何調整過去的教學測驗,以符合現代新樣態的學習模式。
臺灣的數位學習學術研究非常豐富,蔡今中院長由衷感謝全體學術圈共同的貢獻,是所有人的齊心努力,讓臺灣在這方面的學術能量遍地開花,獲得國際間高度的矚目地位。(撰文:校園記者社教115羅卉昀∕編輯:張適∕核稿:胡世澤)
註: 《Computers & Education》於2009年設置三位主編,並無總主編之編制,近幾年內才有總主編的職位。